神宗元丰五年(1082)七月十六日,苏轼与友人乘舟遊览黃州城外赤鼻矶,遙想八百多年前,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,作《赤壁賦》,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。同年十月重遊,又写了一篇《后赤壁賦》,两文传涌不绝,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。此卷行楷书,结字矮扁而紧密,略带横势,笔墨丰润沉厚,是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。
赏析
本书卷为友人傅尧俞(1024–1091年,字钦之)书《前赤壁賦》,自识:“去岁作此赋”,所以知道是元丰六年书,时四十八岁(虚岁)。此赋用笔锋正力劲,欲透纸背;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,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,此谓“纯绵裹铁”。这种力又往往从锋芒、挑踢、转折中闪烁出来,就像宽博的相貌中时有神采奕奕的目光流观顾盼。特别耐人寻味的是,苏轼选用行楷表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。明董其昌赞扬此赋“是坡公之《兰亭》也”。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既有诗情画意,又渗透玄理,《前赤壁赋》的内容与之相近。苏轼的旷达胸襟、高洁灵魂与羲之亦有相似之处。王羲之将他风神萧散、不滞于物的襟怀在行书《兰亭序》中表现出来,而苏轼情驰神纵,超逸优游的心神也在此赋中显现。董氏还赞扬此书墨法:“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,如黍米珠,恨非石刻所能传耳。”
题跋
軾去歲作此賦。未嘗輕出以示人。見者蓋一二人而已。欽之有使至。求近文。遂親書以寄。多難畏事。欽之愛我。必深藏之不出也。又有後赤壁賦。筆倦未能寫。當俟後信。軾白。
文征明
右東坡先生親書赤壁賦。前缺三行。謹按蘇滄浪補自序之例。輒亦完之。夫滄浪之書。不下素師。而有極媿糠粃之謙。徵明於東坡無能為役。而亦點污其前。媿罪又當何如哉。嘉靖戊午至日。後學文徵明題。時年八十又九。
董其昌
東坡先生此賦。楚騷之一變。此書。蘭亭之一變也。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。與參參知。所藏名迹雖多。知無能逾是矣。萬曆辛丑携至靈巖村觀。因題。董其昌。
项元汴
右繫文待詔補三十六字。
印章
印章类别 | 印章 |
---|---|
鉴藏宝玺 | 乾隆御覽之寶 |
乾隆鑑賞 | |
石渠寶笈 | |
三希堂精鑑璽 | |
宜子孫 | |
御書房鑑藏寶 | |
嘉慶御覽之寶 | |
宣統御覽之寶 | |
宣統鑑賞 | |
無逸齋精鑑璽 | |
收传印记 | 秋壑珍玩 |
秋壑 | |
長 | |
賈似道印(重三) | |
停雲(重一) | |
文徵明印 | |
衡山 | |
悟言室印 | |
文氏圖書之印 | |
文彭之印 | |
壽承氏 | |
墨林山人(重一) | |
項叔子(重一) | |
天籟閣(重一) | |
神(重五) | |
品(重五) | |
退密 | |
子孫永保(重一) | |
項元汴印 | |
桃里 | |
墨林祕玩 | |
項子京家珍藏(重一) | |
墨(重二) | |
林(重二) | |
項元汴(重一) | |
若水軒(重一。一半印) | |
子京(重一) | |
元 | |
汴 | |
元汴 | |
子京所藏 | |
寄傲(一全。一半印) | |
平生真賞 | |
項墨林父祕笈之印 | |
墨林子 | |
項子京印 | |
項墨林鑑賞章 | |
從吾所好 | |
考古正今 | |
墨林主人 | |
神游心賞 | |
檇李 | |
子孫世昌 | |
項墨林印 | |
檇李項氏士家寶玩 | |
子京父(重一) | |
宮保世家 | |
虛朗齋 | |
墨林(半印) | |
山人(半印) | |
真賞(半印) | |
蒼巖子 | |
蕉林居士 | |
蒼巖 | |
河北棠邨 | |
冶溪漁隱 | |
梁清標印 | |
蕉林 | |
觀其大畧 | |
子孫保之 | |
全卿珍賞 | |
全卿(二半印) |
流传
《赤壁赋》完稿后一年,苏轼为知己傅尧俞(字钦之)书写这篇前赤壁赋,为避免再次因诗文招惹罪名,他特别叮咛好友小心收藏,并且提到后赤壁赋必须留待来日再写寄。在流传过程中,书卷前有缺行,起首三十六字乃是明代文征明补书(实为文彭代笔)。
曾经贾似道、文徵明、项元汴、梁清标等收藏过,后入清内府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下载
宋.苏轼.前赤壁赋卷.纸本.行楷书.23.9×258cm.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文件格式:JPG
文件大小:15.97MB
[…] 法书《前赤壁赋卷》 […]
[…] 书中提及多幅苏轼的法书,绘画作品。其中法书有杜甫桤木诗,黄州寒食诗,前赤壁赋,祭黄几道文,颍州祷雨纪事,太白仙诗,致杜氏五札,治平帖,功甫帖,获见帖,东武帖,廷平郭君帖,北游帖,新岁展庆、人来得书帖二帖,一夜帖,吏部陈公诗跋,满庭芳词,覆盆子帖,春中帖,屏事帖,归安丘园帖,久留帖,题王晋卿画后,岂弟帖,归院帖,次辩才韵诗,渡海帖,民师帖,江上帖等。绘画作品只有一件,怪木竹石图。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