仇英传世佳作《赤壁图》目前所见有三幅:一藏辽宁省博物馆,一藏上海博物馆,再者则是《石渠宝笈初编》著录现被私人收藏的夜游赤壁图。
仇英字实父,号十洲,太仓(今属江苏)人,寓居苏州。幼年失学,初为漆工,兼为人彩绘栋宇,后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士,如文徵明,唐寅等,并从周臣学画,其虽身为职业画家,作品却清劲秀雅,含蓄蕴藉,毫无媚世庸俗的低级趣味。明四家中的沈周,文徵明,唐寅皆以诗,文,书,画饮誉,唯仇英独以绘画跻身于四家之列,在文风鼎盛的吴中地区尤为难能可贵。
辽博藏仇英赤壁图
赤壁图,明仇英,绢本,长卷,设色,画心25.7×90.8cm,全卷25.7 x 523cm, 辽宁省博物馆藏。绘制于1548年,为他的中年力作。
整幅画以石青,石绿为主色调,画苏轼携友泛舟夜游赤壁情景。天边青峦起伏,层层叠叠,若隐若现; 眼前险崖峭壁,青藤绕树,红叶点点;当头玉兔高悬、月朗星稀,夜如白昼。一叶小舟水上漫游,上载数人:一人捧卷阅读,一人高谈阔论,一人欹靠船舷观赏两岸壮观景象。船首仆童在细细吹火煮茗,船尾艄公在轻轻摇橹行船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秋高气爽、月光如银的宁静夜晚极富诗情地流淌于令人陶醉的画意之中。整幅画面布局爽朗,明媚,用笔工细绵密,敷色淡雅清丽,技法纯熟稳健,颇具文人画的笔致墨韵。画后置“吴郡仇英实父制”,钤“十洲”朱文葫芦形印。
此卷曾经明彭年,文彭,文嘉兄弟,周天球各书前后“赤壁赋”,入清为著名鉴藏家梁清标收藏,乾隆时进入内府,《石渠宝笈》著录。
上博藏仇英后赤壁赋图卷
明仇英后赤壁赋图卷,绢本设色,24.3 × 39.9cm,作于1544年,上海博物馆藏。
其实,早在4年前即1544年,仇英就创作了《后赤壁图》。顾名思义,该图以苏轼的《后赤壁赋》意境为题材绘制而成。
此图构架辽博藏赤壁图相仿,只是画面描绘苏轼与两位友人泛舟夜游赤壁的情景。大片落寞空荡的江面上,一叶小舟缓缓地行驶,图画上方还有一只孤鹤掠空而过,显出了夜游客的形影孤单。“孤鹤横江东来”的情景,烘托出苏东坡孤冷的心境。画面左上方是陡壁峭崖,崖间有蛟龙盘空似的古松,还有飞泉直泻,显出赤壁之险。图的右上方有文嘉先生题写的《后赤壁赋》全文,时间是1544年秋九日,题写顿使作品增姿添色。
在表现技法上,前后两图自有不尽相同的处理和效果。《后赤壁图》较多地采用了李唐的手法,就是比较严正细劲的风格。如山崖的勾斫笔力显得劲进,转折处呈方硬势头,山石峻峭。描绘松树时出笔有力。这种明显的李唐风格,显然是仇英师从周臣后学得,并加以嬗变后所得。《赤壁图》的风格较之前者显得更加严密和合理,景物层次分明,空间的深远感突出,而《后赤壁图》的景物处理显得有点突兀和单薄,似同南宋马和之所绘《后赤壁图》的用笔草草。
很明显,《赤壁图》的造型和笔墨技巧更趋成熟。如勾勒石骨的线条果断而简洁,墨色的渲染显得明晰,质感嶙峋。描绘树叶采用多种夹叶法,显出多重层次。还用虚实对比的手法,使画更富诗文意境,这也自然使《赤壁图》较之《后赤壁图》更胜一筹。
私人收藏夜游赤壁图
明仇英夜游赤壁图,手卷,纸本设色 ,129×23.5cm,此卷于嘉德2007秋季拍会以7952万成交。
前二幅皆绢本短卷,画的都是白露横江、断岸千尺,东坡与客泛舟中流这一情景。本幅则为纸本而略长,构思立意较前二图更为丰富美备。以石青、石绿为主色调,后段多了苇汀浅屿、石桥曲涧、秋林霜浓、云房育深等山间夜景。勾勒石骨的线条果断而简洁,墨色的渲染明晰而有质感。描绘的树叶采用多种夹叶法,显出多重层次。其布局爽朗明媚,用笔工细绵密,敷色淡雅清丽,技法纯熟稳健,具有笔致墨韵,为仇英佳作。
图以苏轼诗《赤壁赋》之意,绘携友泛舟夜游赤壁之景。远处山峦连绵,一轮圆月升空,中部河面开阔,近景山石突兀,其上松柏虬枝绿叶,一叶扁舟载五人向峡谷驶去。全图以石青、石绿为主,绘出秋高气爽、月光如银的夜色。读者可以借画家营造的美景,去想象苏轼舍舟登岸,“摄衣而上,履腵岩,披蒙茸……攀栖鹘之危巢,俯冯夷之幽宫”这一夜游情境。
此幅上钤有“石渠宝笈”、“乾隆御览之宝”、“嘉庆御览之宝”、“宣统御览之宝”及“三希堂精鉴玺”等印,笔法俊朗,风神秀雅,气息纯正,款字极精,印章亦佳。加上又是清宫旧藏且著录于《石渠宝笈》初编,清晰可考,珍稀之极。
下载
明仇英赤壁图
文件格式:jpg,文件大小:
[…] 仇英赤壁图(3幅)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