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坡先生志林
《东坡先生志林》,所载为苏轼自元丰至元符二十多年中之杂说史论,内容广泛,无所不谈。其文则长短不拘,或千言或数语,而以短小为多。皆信笔写来,挥洒自如,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。
此书宋时或称《东坡手泽》,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一即着录《东坡手泽》三卷,并注云:“今俗本《大全集》中所谓《志林》也。”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以为“盖轼随手所记,本非着作,亦无书名。其后人裒而录之,命曰《手泽》;而刊轼集者不欲以父书目之,故题曰《志林》耳。”然黄庭坚《豫章集》卷二九《跋东坡叙英皇事帖》云:“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,……手泽袋盖二十余,皆平生作字,语意类小人不欲闻者,辄付诸郎入袋中,死而后可出示人者。”则《手泽》之名为作者生前自定。又苏轼元符三年内移过廉州,有《与郑靖老书》云:“《志林》竟未成,但草得《书传》十三卷。”说明作者亦曾预有《志林》之名。
此书传本颇多,卷数亦不一,有一卷、五卷、十二卷本。较通行之一卷本有宋左圭《百川学海》本(《百川》本),明成化《东坡七集》本;五卷本有明万历赵开美刊本(赵本),清嘉庆张海鹏重刊赵本(张本),次年复辑入《学津讨原》本(《学津》本),涵芬楼据赵本校印本;十二卷本则有明万历商濬《稗海》本(商本)。一卷本仅载史论而无杂说;十二卷本皆杂说而无史论,虽收罗甚丰,然讹误亦不少;五卷本兼有杂说史论,去取较为精审。
此《东坡先生志林》五卷本,宋苏轼撰,焦竑评,万历二十三年(1595)赵开美刊,朱墨套印,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。有“檀印鑑遠”、“宦游直溢江入海”、“仲思珍藏之印”等钤印。
焦竑(1540—1620),字弱侯,号漪园,又号澹园,又号龙洞山农。生于江宁(今南京),祖籍日照,祖上寓居南京。万历17年(1589年)会试北京,得中状元,授翰林院修撰,皇长子侍读等职。他博览群书、严谨治学,尤精于文史、哲学,为晚明杰出的思想家、藏书家、古音学家、文献考据学家。
赵开美(1563-1624年),又名琦美,字玄度,一字如白,号清常道人,江苏常熟人,万历中以父荫授刑部郎中,官太仆丞。赵开美刊书甚多现知有:《东坡先生志林》五卷,《仲景全书》四种二十六卷,《陈眉公杂录》讹二十四种,《仇池笔记》二卷等。
目录
东坡志林小引(沈绪蕃撰)
志林总论卷一:记游、怀古、修养、疾病、梦寐、学问、命分、送别
卷二:祭祀、兵略、时事、官职、致仕、隐逸、佛教、道释、异事上
卷三:异事下、技术、四民、女妾、贼盗、夷狄
卷四:古迹、玉石、井河、卜居、亭堂、人物
卷五:论古
评价
书中所收以笔记小品为主,篇幅不长,题材广阔,手法新颖,重在写意,自然平淡之中又见新奇。语言上简洁凝练、明快畅达、诙谐幽默、雅俗共赏。
苏文如海,除了诗、词、散文作品,其笔记也颇受后代追捧,重视和研究苏轼笔记文集,对于全面认识苏轼的人品文风具有重要意义。
结构形式完善,层次细密,条理清晰,在历代笔记结构中最具代表性,对后世笔记体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下载
东坡先生志林.五卷.宋.苏轼撰.明.焦竑评.明末朱墨套印本
文件格式:pdf,文件大小:313MB
[…] 《东坡志林》又称《东坡手泽》,笔记,苏轼撰,五卷。轼有《东坡七集》已著录。本书主要记元丰至元符二十年间事,多为亲见亲闻,随手笔记而成,命曰《手泽》。后人进行整理付梓时,因作者生前欲作《志林》未成,故改题《志林》。内容广涉北宋政治文教、医药卫生、科学技术、神仙幽怪,以及生活琐事、人物交往等。记游之作,短小精悍,笔法超凡,《记承天夜游》,寥寥八十余字,为小品杰作。所记亲朋师友如子由、王子立、殴阳修、刘敞、刘攽、参寥、黎錞等人逸事 ,风趣横溢。(见 东坡先生志林.五卷.宋.苏轼撰.明.焦竑评.明末朱墨套印本)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