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–西园雅集
李公麟先后画了两幅《西园雅集》画,一幅是元丰初年在王诜家画的,一幅是元佑元年(1086)作于赵德麟家。
李公麟(1049~1106),北宋舒州(今属安徽桐城)人,宋代杰出画家。字伯时,号龙眠居士、龙眠山人。熙宁三年(公元1070年)进士。
李公麟和苏轼等人交游大致分两个时期,元丰初年的《西园雅集》画记载的是他们交游的第一个时期,即苏轼被黜,离开汴梁去杭州作官以前。
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因乌台诗案遭祸,陷入险境,王诜因为和苏氏兄弟关系好,派人将朝廷要逮捕苏轼的消息提前泄露给苏氏兄弟,也被株连,一时人人自危。
据《邵氏闻见后录》《居易录》等记载,李公麟在街上遇见苏家兄弟家里的人,就以扇遮面,不打招呼。他因此受到时人的讥笑。
李公麟和苏轼等人第二次交游,是在哲宗元佑年间。那时王安石已经去世,正是旧党短期得势,而苏轼又恢复了自己的政治地位的时候。李公麟画了第二幅《西园雅集》画,据说画中特意突出了苏轼。
世人分析,所谓李公麟以扇子遮面的举动,看似势利之举,其实是他在纷纭党争形势下的自保动作。他职位低微,无显赫权势,只是善于绘画的文人画家,自保避祸,实也无可厚非。
李公麟的二幅《西园雅集》画没有流传下来,现存多种摹本。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有两幅,一幅名为《宋李公麟西园雅集卷》,另外一幅《宋人西园雅集卷》,都并非李公麟的真迹。
宋李公麟西园雅集卷
宋李公麟西园雅集卷,30 x 144.7cm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
本幅白描水墨,托名李公麟,画后又假托文嘉书写《西园雅集图记》。图记文本也是明人假造,却伪托米芾所为。为取信买者,明人造假涵盖画作的文本、种种相关数据,十分周延。“西园雅集”图记跟画作,在明代雅集盛行的推波助澜下,以各种样貌一再被重制。图记叙述雅集里诸人的活动:王诜、蔡肇和李之仪围观苏轼写书法,苏辙、黄庭坚、晁补之、张耒、郑靖老观李公麟画图、秦观听陈景元弹阮、王钦臣观米芾题石,以及刘泾听圆通大师谈无生论。本卷人物布置较图记更少,第一、二组人物名字多有错漏,与图记不同,是一种更加简略的版本。
宋人西园雅集卷
此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,命名为宋人西园雅集卷,47.1 x 1104.3cm。
乾隆皇帝题跋
公麟然否实公麟。古笔知诚出宋人。跋语奚妨去其赝。长图益足尚斯真。衣衫如篆浑唐法。蕉石生神异李皴。名款设惟征故纸。是为求剑刻舟伦。乾隆丁未(公元一七八七年)清和上浣御题。
乾隆皇帝(1735-1796在位)藉由题跋表示对此画作者归属的看法,他认为画中人物面部宽圆,衣折如古篆籀的用笔,并非李公麟所绘。更因旧题识漏误过多而决定裁去重装。在对照图记判读画中人物身份之后,亲自题写其名于旁,并责成董诰(1740-1818)将这段勘误过程题写于卷末。显然,这股晚明吹起的西园雅集风潮,也顺势进入清代宫廷。
卷末题跋
右卷续入石渠。旧题为李公麟西园胜会图。几暇重加披览。见其布景古茂。虽用公麟之事。而画法则全异公麟蹊径。因命内廷翰臣等。以米芾西园雅集图记校之。其人数位置皆合。惟第二第三叚叙次前后不同。盖文章画趣各适其适。固自无妨也。至用笔苍秀雄浑。生动开张。人物衣褶有古篆籀遗意。与公麟所画用笔不类。虽帧中无款自属宋名家手笔。正不借假托龙眠以增声价耳。帧后不知何人舍记而别作识语。且记中十六人仅止十一。又讹李端叔为李公择。僧昙秀为道潜。甚至两见东坡。三见王铣。又讹诜作侁。舛谬芜杂之处。不值一噱。盖陋者偶得是卷。妄为缀识。不自知其蛇足也。爰命截去题跋。改题宋人西园雅集图籖。以存真面。既于图中诸人亲书其名。并识如右。乾隆丁未(公元一七八七年)清和月。臣董诰奉敕敬书。
下载
宋人西园雅集卷
文件格式:jpg,文件大小:7.79MB
[…] 李公麟西园雅集图卷(两件,均为伪作)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