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海帖
苏轼《致梦得秘校尺牍》,又名《渡海帖》,为行书纸本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本幅上段 4.2×28.8cm,本幅下段 28.6×40.2cm,诗塘 11.7×29.7cm。
元符三年(1100)五月苏轼由海南诏徙廉州,路过澄迈时未遇其友赵梦得而留下此札,盼望渡海以后能够相见,赵对落难海南的苏轼照顾颇多。相较早年姿媚的书风,此帖风格浑厚雄强,线条的质感也更为丰富。藏锋的浑圆起笔,配合劲利方折的用笔,加强了线条的厚度与力感。撇、捺、钩等较多侧锋的笔画,也都将力量贯穿至底,加强视觉上的强度。
全作信笔写来,浑然天成。此札用笔劲利,结体斜向右上,时人认为颇有李邕(北海)之风,如黄庭坚语:“沉著痛快,乃似李北海。”
信封在古代有所谓的内封,外封之分,外封是以另外的纸张书写。内封就是信件的一部分。内封因为与信札书写在同一张纸上,比较容易被顺便保存下来。苏轼的《渡海帖》是目前传世书信中可以见到最早的内封作品。
此札目前被裱装成立轴,尺牍上方由两条拼接而成的横书小纸条为此信札的内封,现被移到尺牍上方。内封方式是将写完书信左卷,沿合缝线糊上后直接于骑缝上书写受信人姓名与“谨封”字样,这种卷封的方式多流行于唐以后。苏轼提到自己“匆匆留此纸。令子处更不重封”,并且希望对方不要怪罪。
宋人在卷封的内封之外还有更加盛重的重封(外封)做法,苏轼《与宝月和尚书》的内外封题,内封:“手启上宝月大师老兄。轼谨封”,外封:“书上成都府大慈寺中和院宝月大师。眉山苏轼谨外封”,可知外封主要供书写地名等信息之用。¹
释文
轼将渡海。宿澄迈。承令子见访。知从者未归。又云。恐已到桂府。若果尔。庶几得于海康相遇。不尔。则未知后会之期也。区区无他祷。惟晚景宜倍万自爱耳。勿勿留此纸。令子处更不重封。不罪不罪。轼顿首。梦得祕校阁下。六月十三日。手启梦得祕校。轼□封。
题跋
诗塘处,行书,清高宗,見真率。印记: 三希堂、乾、隆
印记
印记类别 | 印记 |
---|---|
鉴藏宝玺 | 古希天子 |
五福五代堂宝 | |
八征耄念之宝 | |
太上皇帝之宝 | |
乾隆御览之宝 | |
嘉庆御览之宝 | |
几暇鉴赏之玺 | |
懋勤殿鉴定章 | |
内府珍祕 | |
宣统御览之宝 | |
宣统鉴赏 | |
无逸斋精鉴玺 |
|
收传印记 | 黄琳美之 |
琳印 | |
神品(重一) | |
项元汴印(重一) | |
项子京家珍藏 | |
子孙世昌 | |
项墨林鉴赏章 | |
项墨林父秘笈之印 | |
子孙永宝 | |
墨林秘玩 | |
天籁阁(半印。重一。) | |
墨林(半印) | |
子京所藏(半印) | |
项叔子章(半印) | |
父印(半印) | |
墨林山人 | |
项墨林(半印) | |
退密(半印) | |
子京(半印) | |
子京(葫芦印) | |
子京之印 | |
若水轩 | |
张孝思(重一) | |
张孝思赏鉴印 | |
张则之 | |
苍岩 | |
江上笪氏图书印 | |
笪重光印 | |
道名蟾光 | |
江上 | |
西江直指 | |
子敏 | |
章守印 | |
赵度(鼎形) | |
赵度印章(重一) | |
民仰 |
流传
这一通尺牍,因其中有“渡海”二字而得名。又因卷尾有“轼顿首。梦得秘校阁下。六月十三日”诸字,亦称《致梦得秘校尺牍》或《致梦得秘校书》。
这件作品明代曾归项元汴收藏,又被陈继儒摹入《晚香堂苏帖》,清初归笪重光,后入藏清内府,并著录于《石渠宝笈续编》。从其递藏经过看,可谓流传有绪。此卷无历代藏家之题识。只是到近年才煊赫于世。²
下载
苏轼致梦得秘校尺牍
文件格式:png,文件大小:28.8MB
注释:
[…] 江上帖是现存苏轼书法的最后一件作品,书于他临终前三个月,即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二十八日。此帖为苏轼行至金陵书与故友杜孟坚的信札,言故友时隔八年,江上重逢,“怀仰世契,感怅不已”的慨叹。其书则如宋吴正仲跋中所言,为“笔势欹倾,而神气横溢”。此帖与《渡海帖》堪称姊妹篇。散淡,俊逸,刚正,高洁,乃东坡传世墨宝之绝响。 […]
[…] 书中提及多幅苏轼的法书,绘画作品。其中法书有杜甫桤木诗,黄州寒食诗,前赤壁赋,祭黄几道文,颍州祷雨纪事,太白仙诗,致杜氏五札,治平帖,功甫帖,获见帖,东武帖,廷平郭君帖,北游帖,新岁展庆、人来得书帖二帖,一夜帖,吏部陈公诗跋,满庭芳词,覆盆子帖,春中帖,屏事帖,归安丘园帖,久留帖,题王晋卿画后,岂弟帖,归院帖,次辩才韵诗,渡海帖,民师帖,江上帖等。绘画作品只有一件,怪木竹石图。 […]